首页 > 名家 > 问答 > 芭蕾把杆如何升高,芭蕾基训把杆踢腿动作要领

芭蕾把杆如何升高,芭蕾基训把杆踢腿动作要领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5-14 00:37:52 编辑:风之神舞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芭蕾基训把杆踢腿动作要领

开绷直,中心在主力腿上…手臂肩膀放松…跨不要在踢的时候动…
三个字,开绷直

芭蕾基训把杆踢腿动作要领

2,芭蕾训练基本动作要领

芭蕾训练基本动作要领介绍如下:形体芭蕾有后下腰、压腿、下蹲、前点地舞姿等基本动作。1、后下腰的动作步骤。右手扶把杆,左臂向前打开,上举过头。向后下腰,尽量将双肩放平,后背部收紧。2、压腿的动作步骤。右手扶把,右腿放在把杆上,膝盖绷直,后背挺直向下压,注意身体一定要放正。3、下蹲的动作步骤。右手扶把,左手向身体斜下方伸展,双脚脚跟并拢,脚尖打开呈一字线。下蹲,双膝向脚尖方向打开,臀部向前顶。4、前点地舞姿的动作步骤。站立,右脚前伸出,脚尖点地。右手向身体右侧打开,左手向体前伸出,呈半圆型。注意收腹、挺胸,眼睛看斜下方。练习形体芭蕾的好处:1、端正肩膀。芭蕾的站立姿势,要求颈部保持上挺,肩膀自然下垂。这不仅有助于锻炼颈椎,预防肩颈不适,也有助于平衡两肩的高度。2、校正驼背。芭蕾训练中的站姿练习和压腿练习,特别是后压腿练习,特别有助于增强背部肌肉力量,校正驼背,帮助肥胖的孩子消减最难减却的背部脂肪,预防背部臃肿带来的形体笨拙。3、收腹减腰。在芭蕾练习中,每一次还原为预备站姿都必须挺胸收腹,这一姿态使腹部肌肉得到加强,脂肪层变薄,使人看上去更挺拔。

芭蕾训练基本动作要领

3,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方法

我练过芭蕾的,在家里的窗台上都可以练的,压前腿、压侧腿、压后腿时要让外侧手抓把杆,退一定要伸直,绷脚尖,要不腿会变粗的。 练芭蕾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那就是气质,你要把自己想象成是高贵的公主,呼吸也很重要,让身体随呼吸律动。 脚背要常常压,这样才好看 加油吧 我就是自学成才,现在是我们班的芭蕾最好的 一定给我分

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方法

4,芭蕾舞把杆的标准高度

舞蹈把杆标准可调节高度是40cm,平均高度80-120cm,具体高度要根据练习者的身高以及身体柔软练习度来自己调节自己适应高度。现在一般的落地固定式舞蹈把杆升降杆一般为电镀钢管,直径在3.2cm左右,底座材质为铸铁,直径4.8cm左右,调节高度在70cm-120cm左右(存在±2cm误差区间属正常)。而壁挂式舞蹈把杆升降杆和底座材质、直径与落地固定式舞蹈把杆相同,主力法兰在紧贴地面情况下,调节高度(含杆)在67cm-102cm左右(存在±2cm误差区间),杆到墙面距离则在30cm左右。扩展资料:主要基本动作1、旋转:数量和质量的高低是评判芭蕾舞者技术水平高低的核心标准之一。旋转过程中,规范的舞姿是否走形,空间的定位是否合乎要求,停止旋转时是否稳定如初,是否能自然而然地完成结尾时的固定舞姿。2、速度:这是衡量芭蕾舞者技术水平高低的又一硬性标尺。速度越快,难度越大,但在有些旋转和跳跃中,加速则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能使这些动作完成起来更加容易一些。3、方向:在动态中变换方向时,要求力度增减得当,而有经验的舞者都懂得,按照圆形的调度转圈比按照直线的调度转圈难得多。4、变化手臂或腿脚:在旋转或跳跃中变化手臂或腿脚,是对舞者身体平衡与协调能力的又一大挑战。

5,芭蕾把杆训练动作

1.通常情况下你的胯没压好,也有少量可能是要脚腕力量的。2.要控制力量,不要松懈。3.你需要压小胯(胯根),记住压胯不是简单的事情。总之,把杆训练是一个要持之以恒的训练,希望楼主能够注意到这些小细节。
擦地 前擦地 旁擦地 后擦地 一位半蹲 一位全蹲 二位全蹲 四位全蹲 后单腿蹲 后单腿蹲 前单腿蹲 前单腿蹲

6,形体芭蕾扶把训练的要领

  地面素质训练(压腿、踢腿、下腰等等)、把上练习(把杆练习)、把下练习(也叫“脱把训练”或“地面练习”)等等。  地面素质训练地面素质训练包括坐在地上做勾脚背、盘脚压胯、仰卧吸腿、侧卧旁吸腿、俯卧后吸腿、腰部训练、仰卧前大踢腿等动作。这些动作可以打开肩部和胯部关节韧带,加强腰的柔韧性,增强腿部和后背肌群的弹性和力量(解析:压腿、踢腿、下腰主要是“开软度”的项目,是学员软度练习的必要手段。而“开软度”,就是趁学员韧带和腰部在发育前的柔软期把韧带和腰部的关节的发育走向按照艺术要求发展,从而达到舞者的要求。这就是为什么学习芭蕾舞要“从娃娃抓起”的道理。由于7—11岁的儿童自我约束能力比再小一点儿的孩子强,再加上生理条件处在青春期之前,因此,此阶段学习芭蕾舞〈其实包括京剧、杂技、体操等等,各项肢体艺术的学习年龄由行业特点和学员自身条件而定〉比较适宜。压腿,就是把两个腿敞开,渐渐到达最大的幅度。软度开得最好的演员两个腿敞开时能基本呈“一”字型;踢腿,相信大家比较熟悉。它是两腿灵活自如的关键要素之一。踢腿的标准是瞬间高度越高越好,而学员的“控腿”〈就是把腿抬到额前时定住不放下,时间越长越好〉也是为踢腿的“本领”打下坚实基础。  把上练习(也叫“扶把训练”或“把杆练习”)是指训练的时候扶着固定的物体进行的训练。包括擦地练习、蹲步练习及压腿练习等等。把上练习是塑造姿态美的主要手段,对发展下肢及躯干的力量、柔韧、灵巧、协调,增强对身体重心的控制、提高平衡能力都非常有效,同时使起到身体的姿态规范化的作用。包括基本手位和基本站位及半蹲、全蹲(比如“双手扶把蹲”、“单手扶把蹲”)及擦地(比如“双手扶把擦地”、“单手扶把擦地)”及小踢腿(比如“双手扶把小踢腿”、“单手扶把小踢腿”)和划圈等动作。单腿蹲和小弹腿、压前腿、压旁腿、压后腿也是相当重要的训练动作。这些训练动作可以使脊柱、臀、脚踝、臂充满活力,从而培养优雅和高贵的气质。  把下练习(也叫“脱把练习”或“地面训练”)难度较大,动作分为手位与脚位的训练,如手臂波浪形的舞动、脚做划圆等动作,还有步伐和足尖的训练。其中,步伐训练包括轻柔步训练、跳跃步训练、碎步训练等等。与前面的训练相比,增加的练习有跳跃练习。小跳还可以分为一位小跳、二位小跳、五位小跳。中跳是随后的训练,主要以原地跳为主,分为一位中跳、二位中跳、单起双落方法和双起单落方法。最后就是大跳了。以上训练,是将臂、腿、弹跳等舞姿造型组成的小组合,既能训练身体的基本能力,也调整了身体的基本姿态,并使其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到芭蕾中去。  做法:  身体对1方向,脚站一位,双手叉腰。  经蹲双脚推地跳起,空中保持一位,直膝绷脚,然后落地一位蹲,再伸直。  动作要求:  1·一位小跳从开始到结束始终保持身体直立,脚下一位和两腿外开。  2·强调脚背用力推地,跳起空中两腿伸直绷脚背,保持外开。  3·落地时先脚掌后脚跟着地控制的蹲,脚下保持一位。  易犯毛病:  1·一位小跳容易颈部僵,上身和肩部用力,脚背松。  2·跳起时扣跨撅臀,上身前俯。落地时脚不抓地移动,扣跨。  提示:  可以先在把上双手扶把练习,很快过渡到把下做。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7,怎样才能把芭蕾练好

每天坚持把上训练!把杆动作虽然枯燥,但是它是一切芭蕾动作的基础。还有就是时刻注意“开,绷,直”三大基本要领。动作的外开与延伸,是芭蕾舞的基本要求,动作训练中要多注意。把杆上多练习重心,旋转动作的基础就在于重心的掌握,而且很多时候重心的不平稳会影响动作与动作直接的连贯性!总之刻苦是必须的,勤奋+思考=进步!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加油~~~
绝不偷懒 坚持到底
绷紧身体是第一步,然后要延伸身体的每一个动作
主要还是坚持,软度一定要经常压,基本动作要常练习

8,芭蕾基训把上训练

1. 求芭蕾基训的把上、中间的小组合 2. 芭蕾基训中把杆练习与中间练习的关系 3. 古典舞基训与芭蕾基训的异同点 4. 芭蕾基训练什么求芭蕾基训的把上、中间的小组合 先是双手扶把檫地组和节奏4/4术语巴特芒汤纠Battementtendu 单手扶把双腿蹲节奏4/4术语普力也plie 单手扶把檫地节奏2/4术语巴特芒汤纠Battementtendu 单手扶把小踢腿节奏2/4术语巴特芒汤纠日代Battementtendujete 单手扶把单腿蹲节奏4/4术语巴特芒风纠Battementfondu 单手扶把控制节奏4/4术语阿大纠Adagio 单手扶把大踢腿节奏3/4术语哥让得巴特芒日代Grandbattementjete 芭蕾基训中把杆练习与中间练习的关系 一、课程名称:《芭蕾基训》二、课程性质:专业技能课 三、本课与相关课程的关系:芭蕾基训是一门基本能力训练课程,是各种各类舞蹈训练的基础。 四、设置目的:芭蕾基训是各类舞蹈训练的基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训练学生身体各部位肌肉的能力,改变学生原有的自然体态,解放肢体,获得必要的技术、技能和规范的动作形态。 五、课时分配:本课程开设对象为三年制、五年制音乐专业和舞蹈主修专业,每学期为18周,每周2节,最后一学期为十周,总课时量分别为200节(三年制)、344节(五年制、主修)。 六、参考文献《中国中等师范、音乐班教材》、《北京舞蹈学院附中芭蕾基训教程》、《中央民族学院芭蕾基训教程》。 七、考核办法:全体舞蹈教师集体打分,每学期末,全班集体考试。 给分标准:60分以下,组合不能完成。 70分—79分,组合完成一般。 80分—89分,动作规范,组合完整。 90分以上,动作规范,组合完整流畅。 教学内容第一学年 该学年主要训练学生对芭蕾基训的规范性和对开、绷、立、直的意识,学生软度的强化训练。 教学目标:第一学年分四个单元: 1、掌握双手扶把的基本体态,正确的舞台方位,头肩的方向。 2、掌握手位、脚位、手开形的准确位置。 3、将站姿、手位、脚位,编成双手扶把的组合,做到身体直立,手脚协调配合。 4、软开训练:解决腰、叉的问题。 重点:体态,正确的手位、脚位、软开。 难点:掌握身体直立、手位中两臂延伸、横叉、腰。 教学内容: 1、站姿:可以在把杆和中间练习。 2、方向:舞台的8个点enface(正面),epaulement(头和肩的位置),endehors、endedans(向外和向里),croise和effface(交叉和敞开)。 3、脚位:先学习一、二位脚,再学习三、五位脚,最后学习四位脚。 4、手位:先学习一、二、三、七位手,再学习四、五、六位手。 5、扶把:扶把的手形和姿态。 6、将站姿、手位、脚位编组合训练。 7、tendu(擦地):先学习一位向旁的,再学前、后。 先学习双手扶把的,再学习单手扶把的,用4/4、2/4的音乐进行分解练习。 8、plie(蹲):先学习demiplie(半蹲)再学grandplie(深蹲);先学一、二、五位的,再学四位的;先学双手的,再学单手的。 用2/4/3/4、4/4的音乐进行练习。 9、allollge(延伸):在把下训练手位时加上。 10、jete(小踢腿):先练前、后的,再练旁的,用4/4的音乐进行分解练习。 11、ronddejembe(划圈):先学习半圈,先前旁,后再练习后、旁、前,用3/4的音乐进行分解练习。 12、fondu(单腿蹲):先学习旁,再学习前、后,用3/4、2/4音乐进行分解练习。 13、fvappe(小弹腿):先学习勾脚的,2/4音乐。 14、adagio(控制):先旁、后前,高度90°,2/4、2/4音乐。 15、grandjete(大踢腿)旁、后、前、双手、单手、扶把,2/4、3/4、4/4音乐。 16、saute(小跳)先一、二位,用2/4音乐分解练习。 以上内容先在把杆训练,到第二学期可以把上,中间交叉练习,同时必须解决软开度的能力。 第二学年 这一学年主要训练学一开、绷、直、立的规范性与协调性,以及对跳、转的最初接触,进入芭蕾技术技巧的第一页。 1、解决把上练习的开、绷、直。 2、中间训练的稳定性、协调性。 3、掌握跳的基本要领。 重点:中间部份跳的练习。 难点:在跳的过程中膝盖的灵活运用。 1、tendu(擦地):重新编排组合,使tendu更加流畅,便要简单。 2、plie(蹲):重新编排,加头的方向。 3、jembe(划圈)单手扶把,加手位。 4、tendu(小踢腿):单手扶把,加手位。 5、fondu(控制):单手扶把,组合要求简单,加上手位。 6、grandjete(大踢腿):单手扶把,前、旁、后。 7、as *** ble(单起双落):练习单一的as *** ble交换进行,先分解练习,用场/4或者/4的音乐。 8、frape(小弹腿):单手扶把,组合要简单,加上手位。 9、adagio(控制):单手扶把,组合要简单,加上手位。 10、arabesgue(阿拉贝斯):先练习单一的arabesage(舞姿),再编排成组合,直接在把下进行训练。 11、saute(小跳):四位、五位、一、二位汇编成组合。 12、adagio(控制):地面练习,加难度。 13、五位tendu(擦地):地面加上手位,加难度。 14、as *** ble(双起双落):连贯起来训练。 15、changement(五位换脚跳):进行慢速单一的训练。 16、ecappe(换脚跳):进行慢速单的训练,加上手位。 17、piruette(转):进行把下单一训练,音乐用3/4。 18、grandjete(大跳):进行把下单一的训练,音乐用4/4、2/4。 19、touachaine(平转):进行把下单一训练,每4拍转半圈,音乐用2/4、4/4。 以上内容应单一训练,从把杆到地面的过程训练,同时该学年还必须加上单一软开度训练。 第三学年 这一学年主要训练腿部的灵活性和跳、转的基本要领的掌握。 1、加强把杆上腿部能力的训练。 2、熟练掌握中间部门的稳定性,加强难度。 3、基本掌握中间转的单一练习,平转的连贯性。 4、大跳的力量控制能力。 重点:把杆上腿部的柔韧性,中间控制的稳定性,转的平衡性。 难度: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要注意上身的直立和手臂的放松。 1、tendu(擦地)推新组合:正反面连着做,可以加入大量的plie(半蹲),relive(脚尖动作)以及adagio(控制)。 2、plie(蹲):可以加入更多的relive以及adagio(控制)。 3、jete(小踢腿):加方向,提高速度及灵活性。 4、fondu(单腿蹲):加relive(半脚尖)。 5、adagio(控制):提高relive及adagio的时间,可以加舞姿变化。 6、把下fondu(单腿蹲):速度放慢,提高relive的时间。 7、adagio(控制):提高控制时间,以及半脚尖的控制时间。 8、soute(小跳):加方向,coupe(蹬地)和as *** ble(双起双落跳)。 9、echeppe(变位跳):加方向,coupe(蹬地)和as *** ble(双起双落跳)。 10、as *** ble(小跳):加快速度,可加入小弹腿跳和五位换脚击腿跳。 11、jete(小踢腿):可加入balance(摇摆)ferme(敞开)as *** ble(双起双落跳)。 12、glandjete(大跳):斜线大跳,可以加入balance(舞步)。 13、Endehors(向外转):可以在四位、二位转。 14、Ededans(向里转):可以在四位、二位转。 15、pirouette(平转):斜线平转。 以上内容视学生情况可放慢速度,逐步加快训练。 第四学年 这一学年开始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让感觉、技巧汇成一体,使学生对芭蕾基训所学习的东西能贯通融汇。 1、把杆上半脚尖和控制的稳定性。 2、提高中间控制的高度和跳的连贯性。 3、掌握连续转的要领。 重点:半脚尖,控制的高度。 难点:在控制到一定高度时,要做到主力腿和动力腿的开绷直。 1、tendn(擦地):可加入relive(半脚尖)attitude(鹤立式舞姿)等。 2、plie(蹲):可加入relive(半脚尖)passe(舞步)等。 3、jete(小踢腿):加入relive(半脚尖)passe(舞步)等。 4、aterre(地面):加adagio(控制)。 5、assemble(双起双落跳):加舞姿变化、流动。 6、pasjete(双起双落跳):加舞姿变化,加方向、流动。 7、sissonnefermee(分腿跳):控制、流动、舞姿变化。 8、sissonneourerte(控腿跳)。 控制、流动、舞姿变化。 9、paschasse(追赶):控制、流动、舞姿变化。 10、crandassemblecroise(大的双起双落跳):控制、流动、舞姿变化。 11、crandassembleecarte(大的双起双单落跳):控制、流动、舞姿变化。 12、gtandjete(斜线大跳):编排组合,可加入balenle(舞步)。 13、tauachaine(平转):快速旋转,加besgue(舞姿)。 这一学年内容为综合性的训练,有较高的难度,学生要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身体协调性、控制能力、力量、跳、转等技巧。 第五学年 学习一些有代表性的组合剧目,使学生能够综合的运用和表现芭蕾基训的内容。 1、跳、转的综合运用。 2、空中跳跃的开、绷、直。 3、综合组合的表现力。 重点:全面巩固所学内容。 难点:综合训练的连贯性、协调性。 内容:以上一学年的综合训练为主,可以反复巩固跳、转等技巧,学习剧目小组合。 1、tendu(擦地)俄罗斯:主要训练俄罗斯在tendu中的基本舞姿。 2、atere(地面) *** :主要训练 *** 在地面的小舞姿。 3、jete(小踢腿)俄罗斯:主要训练俄罗斯在小踢腿中的基本舞姿。 4、fondu(单腿蹲)匈牙利:主要训练匈牙利在tfondu中的基本舞姿。 5、frappe(小弹腿)西班牙:主要训练西班牙在frappe中的基本舞姿。 6、adagio(控制) *** :主要训练 *** 在adagio中的基本舞姿。 7、grandjete(大踢腿)俄罗斯:主要训练俄罗斯在grandjete中的基本舞姿。 以上舞姿以综合训练为主,结合了各种身体能力的要求,如跳、转、控制等技能。 古典舞基训与芭蕾基训的异同点 由于舞蹈艺术的中介是人体,没有体态的自然美,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条件,所以首先要进行基本形体训练,解决个别同学因长期不良的写作姿势造成的缩肩驼背等不良体态。 初中的形体训练是采用芭蕾形体训练和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形体发育健康、匀称、挺拔、姿态优美、气质高雅。 芭蕾的基训有其一套比较科学规格要求和法则,正是依靠了这些法则使它成为世界三大艺术之一,并培养出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优秀舞蹈家。 “开、绷、直、立”是芭蕾艺术的“精髓”,中学生的芭蕾教学与专业舞校的教学有所不同,先向他们讲清芭蕾知识浩繁,博大而精深。 但其中最基本的应是“开、绷、直、立”训练之道理,然后再逐步把他们引导到“开、绷、直、立”的科学化和体系化的技术训练轨道上来,使学生有发育健康、体态匀称、举止优雅的体形,并提高对芭蕾的美的鉴赏能力。 中国古典舞蹈是在吸收提炼传统戏曲之素材的基础上,借鉴科学系统性的训练方法,经过数年的积累实践而形成发展的,其目的在于建立属于我们民族特有属性的舞蹈形体技能训练。 中学生的古典舞蹈训练不必要求学生腿踢多高、腰压多软,只在适当范围内对学生身体的各韧带、肌肉进行延展训练。 造就其挺拔、优雅、协调的体态,加强其对身体的支配力,使学生亲身体会人体语言的美妙,在形态、动作规律及神情的表达式上具备自己国家的风格特色,从内到外对中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感教育。 例如,在表现劳动、战斗、生活体裁的舞蹈中,观赏舞蹈家用肢体形象强烈地表现出人的求生存、求发展的内在生命力,使人的本质力量舞蹈化。 把这些与生活相关的动作编入课堂教学中,具有巨大的审美力和感染力,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内在精神的触动带动外在的形体动作的表现。 芭蕾基训练什么 芭蕾基训练习各类舞蹈的基础训练。 芭蕾基训为一门基本能力训练课程,是各类舞蹈训练的基础。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可以训练学生身体各部位肌肉的能力,改变学生原有的自然体态,解放肢体,获得必要的技术、技能和规范的动作形态。主要训练内容: 1.地面素质训练:勾脚背、盘脚压胯、仰卧吸腿、侧卧旁吸腿、俯卧后吸腿、腰部训练、仰卧前大踢腿等动作; 2.扶把训练:指训练的时候扶着固定的物体进行的训练,如擦地、半蹲、全蹲、小踢腿、划圈,单腿蹲和小弹腿、压前腿、压旁腿、压后腿等动作; 3.脱把训练:分为手位与脚位训练,如手臂波浪形的舞动、脚做划圆、跳跃练习等动作。

9,跳芭蕾后腿要怎么才抬得高

芭蕾注重肌肉的控制能力,不知道楼主是控制不住还是软开度不够,我建议结合肌肉的控制训练和韧带拉伸,祝你成功~~~
人没有后腿。
外侧的腿搭在把杆上,膝盖不可以弯,主力腿打开,也就是脚尖要向外。注意,后腿是侧搭上的,不是完全的后“面”向上的,如果感觉这样还可以的话,那就试着向后弯腰,用手够脚尖,抓脚。踢后腿有两种,一种直着踢,要控制住,另一种膝盖可以弯,上身可以稍稍向前倾,踢的时候能看到腿那就不错了。控制的话试试小踢腿,蹲,还有“feng diu",就是跟着音乐吸腿,伸腿,前中后都有,那个对控制效果最好啦!!个人感觉控制先吸腿,再打开的那些容易些呢!那种从直着抬上去的不太容易哦。。初级的话就从那种开始练起吧~
光拉韧带不管用,还要练腰部力量。

10,芭蕾舞基本功

地面素质训练(压腿、踢腿、下腰等等)、把上练习(把杆练习)、把下练习(也叫“脱把训练”或“地面练习”)等等。 地面素质训练地面素质训练包括坐在地上做勾脚背、盘脚压胯、仰卧吸腿、侧卧旁吸腿、俯卧后吸腿、腰部训练、仰卧前大踢腿等动作。这些动作可以打开肩部和胯部关节韧带,加强腰的柔韧性,增强腿部和后背肌群的弹性和力量(解析:压腿、踢腿、下腰主要是“开软度”的项目,是学员软度练习的必要手段。而“开软度”,就是趁学员韧带和腰部在发育前的柔软期把韧带和腰部的关节的发育走向按照艺术要求发展,从而达到舞者的要求。这就是为什么学习芭蕾舞要“从娃娃抓起”的道理。由于7—11岁的儿童自我约束能力比再小一点儿的孩子强,再加上生理条件处在青春期之前,因此,此阶段学习芭蕾舞〈其实包括京剧、杂技、体操等等,各项肢体艺术的学习年龄由行业特点和学员自身条件而定〉比较适宜。压腿,就是把两个腿敞开,渐渐到达最大的幅度。软度开得最好的演员两个腿敞开时能基本呈“一”字型;踢腿,相信大家比较熟悉。它是两腿灵活自如的关键要素之一。踢腿的标准是瞬间高度越高越好,而学员的“控腿”〈就是把腿抬到额前时定住不放下,时间越长越好〉也是为踢腿的“本领”打下坚实基础。 把上练习(也叫“扶把训练”或“把杆练习”)是指训练的时候扶着固定的物体进行的训练。包括擦地练习、蹲步练习及压腿练习等等。把上练习是塑造姿态美的主要手段,对发展下肢及躯干的力量、柔韧、灵巧、协调,增强对身体重心的控制、提高平衡能力都非常有效,同时使起到身体的姿态规范化的作用。包括基本手位和基本站位及半蹲、全蹲(比如“双手扶把蹲”、“单手扶把蹲”)及擦地(比如“双手扶把擦地”、“单手扶把擦地)”及小踢腿(比如“双手扶把小踢腿”、“单手扶把小踢腿”)和划圈等动作。单腿蹲和小弹腿、压前腿、压旁腿、压后腿也是相当重要的训练动作。这些训练动作可以使脊柱、臀、脚踝、臂充满活力,从而培养优雅和高贵的气质。 把下练习(也叫“脱把练习”或“,,地面训练”)难度较大,动作分为手位与脚位的训练,如手臂波浪形的舞动、脚做划圆等动作,还有步伐和足尖的训练。其中,步伐训练包括轻柔步训练、跳跃步训练、碎步训练等等。与前面的训练相比,增加的练习有跳跃练习。小跳还可以分为一位小跳、二位小跳、五位小跳。中跳是随后的训练,主要以原地跳为主,分为一位中跳、二位中跳、单起双落方法和双起单落方法。最后就是大跳了。以上训练,是将臂、腿、弹跳等舞姿造型组成的小组合,既能训练身体的基本能力,也调整了身体的基本姿态,并使其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到芭蕾中去。
文章TAG:芭蕾把杆如何升高芭蕾基训把杆踢腿动作要领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